文章

著作权与开源许可

AUTOGEN 2b196762408d4769965e94b99cba6e85

著作权与开源许可

1. 什么是著作权

著作权,也称为版权(Copyright),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著作权的目的是保护作者的创作成果,鼓励文化和科学的发展。以下是关于著作权的详细解释:

1.1 著作权的主要内容

  1. 著作权的主体
    • 作者: 创作作品的自然人。
    • 其他著作权人: 因继承、转让、合同或者法律规定而享有著作权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2. 著作权的客体
    • 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的智力成果,例如小说、诗歌、戏剧、音乐、绘画、雕塑、摄影作品、电影、电视节目、软件等。
  3. 著作权的权利
    • 人身权: 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
    • 财产权: 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等。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 个人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
  • 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名义创作的作品,其著作权保护期限为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
  • 具体保护期限可能因不同国家的法律而有所不同。

著作权的取得

  • 自动取得: 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自动产生,无需经过注册或其他形式的手续。
  • 无须登记: 在大多数国家,著作权的取得不需要登记,但登记有助于在发生版权纠纷时提供证据。

著作权的限制与例外

  • 合理使用: 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他人作品无需获得授权且不构成侵权,例如为个人学习、研究、评论、新闻报道、教学或科研目的的合理使用。
  • 法定许可: 某些情况下,法律允许特定主体在支付报酬的前提下使用他人作品,例如广播电台播放音乐作品。

著作权的保护方式

  • 法律保护: 著作权人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追究侵权行为,要求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
  • 技术保护措施: 著作权人可以使用数字水印、加密等技术手段保护作品不被非法复制和传播。

著作权的转让与许可

  • 转让: 著作权人可以通过合同将其财产权部分或全部转让给他人。
  • 许可: 著作权人可以通过许可协议允许他人使用其作品,通常需支付许可费用。

著作权的国际保护

  • 国际公约: 《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等国际条约规定了各国对著作权的保护标准和义务,成员国之间相互承认和保护著作权。

1.2 重要性

著作权的存在有助于:

  • 鼓励创作: 保护作者的经济利益和精神权利,激励更多的创作活动。
  • 促进文化传播: 通过许可和合理使用等制度,促进作品的传播和使用。
  • 法律保障: 提供法律框架,以解决版权纠纷和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1.3 中国(大陆地区)著作权

详情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_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

著作权法对于软件相关的内容:

  1. 作品定义:根据第三条,计算机软件被明确列为作品的一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2. 著作权归属:依据第十一条,著作权属于作者,除非法律有其他规定。在软件著作权的背景下,这通常意味着软件开发者拥有著作权。
  3. 著作权内容:第十条列举了著作权包含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这些权利同样适用于软件著作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
  4. 著作权保护期:第二十三条规定了著作权的保护期,对于自然人创作的作品,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的作品,保护期为作品首次发表后五十年,或者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不再保护。
  5. 著作权的限制:第二十四条和第二十五条提到了著作权的限制情况,例如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软件,或者为实施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编写出版教科书使用软件等,可以在特定条件下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作品。
  6.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第二十六条和第二十七条分别规定了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的要求,这适用于软件著作权的许可和转让。
  7. 著作权的保护: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四条涉及著作权的保护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的保护、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等。
  8. 计算机软件特别规定:第六十四条指出,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软件著作权:

大陆地区的软件著作权由2001年12月20日由朱镕基总理发布发布第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3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39号)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__2002年第3号国务院公报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

并以版权局为中心开展登记制度国家版权局-部门规章-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法 (ncac.gov.cn)

其关键点如下: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 第一条明确了制定本办法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 第三条指出本办法适用于软件著作权登记、软件著作权专有许可合同和转让合同登记。
  2. 鼓励登记
    • 第二条提到国家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鼓励软件登记,并对登记的软件予以重点保护。
  3. 申请人资格
    • 第四条说明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人应当是该软件的著作权人或通过继承、受让或承受软件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4. 申请材料
    • 第九条和第十条要求申请人提交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软件的鉴别材料以及相关的证明文件。
  5. 鉴别材料
    • 第十条和第十二条详细说明了程序和文档的鉴别材料要求,包括源程序和文档的页数要求。
  6. 封存和保密
    • 第十三条规定申请人可以申请将源程序、文档或样品进行封存,以保护软件的机密性。
  7. 合同登记
    • 第十四条说明了软件著作权转让合同或专有许可合同的登记要求。
  8. 审查和批准
    • 第十九条至第二十二条规定了审查流程和不予登记的情况。
  9. 登记的撤销
    • 第二十三条和第二十四条说明了登记可能被撤销的情况。
  10. 登记证书的补发或换发
    • 第二十五条允许登记证书遗失或损坏时申请补发或换发。
  11. 公告和查询
    • 第二十六条和第二十七条说明了软件登记公告的内容和查阅规定。
  12. 费用
    • 第二十八条和第二十九条列出了申请软件登记或办理其他事项所需交纳的费用,以及不予退回费用的情况。
  13. 期限和递交日
    • 第三十一条和第三十二条说明了期限的计算方法和文件的递交日。
  14. 延误期限的处理
    • 第三十三条允许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延误期限的申请人请求顺延期限。
  15. 解释权和实施
    • 第三十四条和第三十五条明确了本办法由国家版权局负责解释、补充修订,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开源许可

开源许可证有很多种,每种许可证都有其特定的条款和条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开源许可证及其主要区别:

2.1 常见的开源许可证

  1. MIT License
    • 特点: 非常宽松,允许几乎任何使用,包括商业用途,只需保留原许可证和版权声明。
    • 适用场景: 希望尽可能减少限制,鼓励广泛使用和贡献。
  2.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GPL)
    • 特点: 强制开源,任何基于GPL代码的衍生作品也必须使用GPL许可证发布。
    • 适用场景: 希望确保所有衍生作品也保持开源,保护社区利益。
  3. Apache License 2.0
    • 特点: 允许商业使用,提供专利授权,要求保留版权声明和免责声明。
    • 适用场景: 希望在保护贡献者专利的同时,允许广泛使用和商业化。
  4. BSD License (3-Clause)
    • 特点: 类似MIT,但增加了对原始作者名义的使用限制。
    • 适用场景: 希望宽松授权,但对名义使用有一定限制。
  5. Mozilla Public License (MPL)
    • 特点: 介于宽松和严格之间,允许混合使用,但修改后的文件必须保持开源。
    • 适用场景: 希望在保证部分代码开源的同时,允许与专有代码混合使用。

2.2 选择开源许可证的考虑因素

  1. 使用自由度: 根据你希望其他人如何使用你的代码来选择。例如,MIT和BSD许可证非常宽松,而GPL则相对严格。
  2. 衍生作品的管理: 如果你希望所有基于你的代码的衍生作品也保持开源,可以选择GPL。如果不介意衍生作品的许可证,可以选择MIT或Apache。
  3. 专利保护: 如果你担心专利问题,可以选择Apache许可证,它包含明确的专利授权条款。
  4. 社区和生态系统: 考虑你的项目所在的社区和生态系统。例如,很多JavaScript库使用MIT许可证,而Linux内核使用GPL。

2.3 如何选择

  1. 明确你的目标: 首先明确你的目标:是希望最大限度地推广使用,还是希望保护代码不被私有化?
  2. 研究类似项目: 看看类似项目使用的许可证,了解它们的选择背后的原因。
  3. 咨询法律意见: 如果你的项目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最好咨询法律专家。
  4. 使用许可证选择工具: 有一些在线工具可以帮助你选择合适的开源许可证,例如Choose a License

3. 创作许可

Creative Commons(创作共用)提供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许可协议,每种许可协议对使用作品的权利和义务都有不同的规定。以下是Creative Commons许可协议的主要版本及其规定:

CC许可协议的主要版本

  1. CC BY(署名):
    • 权利: 允许复制、分发、展示和演出作品,允许改编和商业使用。
    • 义务: 必须给出适当的署名。
  2. CC BY-SA(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 权利: 允许复制、分发、展示和演出作品,允许改编和商业使用。
    • 义务: 必须给出适当的署名,改编后的作品必须以相同的许可协议发布。
  3. CC BY-ND(署名-禁止演绎):
    • 权利: 允许复制、分发、展示和演出作品,允许商业使用。
    • 义务: 必须给出适当的署名,不允许创作衍生作品。
  4. CC BY-NC(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 权利: 允许复制、分发、展示和演出作品,允许改编。
    • 义务: 必须给出适当的署名,不允许商业使用。
  5. CC BY-NC-SA(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 权利: 允许复制、分发、展示和演出作品,允许改编。
    • 义务: 必须给出适当的署名,不允许商业使用,改编后的作品必须以相同的许可协议发布。
  6. CC BY-NC-ND(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 权利: 允许复制、分发、展示和演出作品。
    • 义务: 必须给出适当的署名,不允许商业使用,不允许创作衍生作品。

3.1 许可协议的详细对比

许可协议复制分发展示演出改编商业使用署名相同方式共享禁止演绎非商业性使用
CC BY✔️✔️✔️✔️✔️✔️✔️   
CC BY-SA✔️✔️✔️✔️✔️✔️✔️✔️  
CC BY-ND✔️✔️✔️✔️ ✔️✔️ ✔️ 
CC BY-NC✔️✔️✔️✔️✔️ ✔️  ✔️
CC BY-NC-SA✔️✔️✔️✔️✔️ ✔️✔️ ✔️
CC BY-NC-ND✔️✔️✔️✔️  ✔️ ✔️✔️

其他相关信息

  • CC0(公共领域贡献):
    • 允许他人以任何目的使用作品,无需署名或其他制约。作品完全进入公共领域,放弃所有版权。
  • Public Domain Mark:
    • 用于标记已经进入公共领域的作品,以帮助用户识别这些作品。

3.2 如何选择适合的CC许可协议

选择适合的CC许可协议取决于作者希望如何共享自己的作品,以及希望对使用者施加哪些限制。以下是一些建议:

  • 如果希望最大限度地共享作品,允许他人自由使用、改编和商业利用,可以选择CC BY
  • 如果希望共享改编后的作品时也遵循相同的许可协议,可以选择CC BY-SA
  • 如果不希望他人对作品进行改编,可以选择CC BY-ND
  • 如果希望作品仅用于非商业目的,可以选择CC BY-NC
  • 如果希望作品仅用于非商业目的且共享时遵循相同的许可协议,可以选择CC BY-NC-SA
  • 如果希望作品仅用于非商业目的且不允许改编,可以选择CC BY-NC-ND

3.3 CC-BY 4.0

CC BY 4.0是Creative Commons(创作共用)提供的一种版权许可协议。CC BY 4.0全称为“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即“创作共用署名 4.0 国际许可协议”。以下是有关CC BY 4.0的详细信息:

CC BY 4.0的主要条款

  1. 署名(Attribution)
    • 任何人可以自由地复制、分发、展示和表演该作品,甚至用于商业目的。
    • 使用作品时必须给出适当的署名,提供指向许可协议的链接,并注明是否对原作进行了修改。署名信息应当合理地显示。

CC BY 4.0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 复制: 允许任何人复制和分享作品的副本。
  • 分发: 允许任何人分发作品,包括通过网络发布。
  • 展示和表演: 允许任何人公开展示和演出作品。
  • 改编: 允许任何人对作品进行改编、翻译或创作衍生作品。
  • 商业使用: 允许将作品用于商业目的。

义务:

  • 署名: 使用作品时必须给出适当的署名,注明原作者姓名,提供指向许可协议的链接,并注明是否对原作进行了修改。署名信息应当合理地显示。
  • 无其他限制: 许可协议不能施加法律上禁止的额外限制。例如,不能通过技术措施限制他人行使协议中允许的权利。

CC BY 4.0的优势

  • 灵活性: 允许广泛的使用,包括商业使用和改编。
  • 全球适用: 4.0版本的国际适用性更强,能适应不同司法管辖区的法律。
  • 透明性: 清晰的署名要求,确保原作者能够获得应有的荣誉。

版权和著作权的规定

使用CC BY 4.0协议的作品,作者仍然保留作品的版权和著作权。通过此许可协议,作者允许他人在遵守协议条款的前提下使用作品。CC BY 4.0并不转让版权,只是授予使用权,原作者仍然拥有对作品的完整版权。

示例

如果你在作品中使用了CC BY 4.0许可的内容,你应当这样署名:

1
此作品基于[原作者姓名](原作者链接)创作,使用了[原作品名称](原作品链接),并依据[CC BY 4.0协议](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进行许可。对原作进行了[修改/改编]。

通过以上信息,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CC BY 4.0许可协议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4. 私有协议

4.1 GSE

GSE是Green Shade Experimental License系列,其中包含的主要原则为:

  1. 放弃版权,作者一旦公布,即为自由内容,任何人可以以任何形式分发,可以移除许可证也可以重新署名。
  2. 实验性保护,作者以GSE公布的作品均为实验性质的作品,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对因为分发导致的任何法律纠纷负责。
  3. 政治豁免,作者以GSE公布的作品如果被当地法律法规认定为非法,则GSE自动失效,不为作者进行无罪庇护,不产生法律效益。
  4. 最小限度使用,作者应谨慎使用GSE,由于GSE的实验性保护,发布的作品可能无法获得认同。
  5. 语料库检查,作者以GSE公布的内容不应该作为大模型或人工智能模型的语料库内容,由于GSE的实验性和不安全性,可能会对预训练模型造成污染。

AIGC: GPT-4o

本文由作者按照 CC BY 4.0 进行授权